进入适老模式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第三季度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抽查及管理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9-09-23 15:32:22 来源:南阳市政府网 作者:南阳市政府网

分享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23号)、《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国办秘函〔2019〕1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豫办明电〔2019〕28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要求,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对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抽查及管理情况

  (一)抽查总体情况。2019年第三季度,市政府办公室对全市21个政府网站和110个政务新媒体进行抽查。截至8月28日,抽查的21个政府网站中,不合格网站7个,合格率为66.7%。截至8月21日,依据河南省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统计,全市正常使用政务新媒体219个,抽查110个,其中不合格6个,合格率94.5%。

  (二)网民纠错办理情况。2019年第三季度,至目前收到网民有效留言21条,按时办结率达100%。

  (三)网站安全备案情况。截至9月6日,已有18个政府部门完成了网络安全备案工作,备案率54%。

  二、存在问题

  在此次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抽查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单位的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运行维护正常、信息发布及时、政民互动良好、服务应用实用性较强,达到政府网站检查指标要求。但是,个别单位的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存在栏目更新不及时、空白栏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一)政府网站管理和内容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网站存在空白栏目多、更新不及时、严重表述错误、页面有无效链接地址、互动交流长期不回应等问题;部分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还未按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进行更新完善,还未公开网民留言信息,政务服务未准确链接至政务服务网本单位节点、未开设政策解读类栏目、未公开办事统计数据、未公开留言受理反馈情况统计数据;机构改革后,有些政府网站已经关停下线,有些单位基本信息已发生变化,却未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报备。在此次抽查中,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召县、方城县、社旗县、淅川县、鸭河工区6个政府网站因首页不更新或栏目不更新被单项否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因出现严重表述错误被单项否决。

  (二)政务新媒体应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管理不规范。根据《通知》要求,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宛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宛城住建”“宛城建设”两个账号。根据政务新媒体抽查指标,名称不规范、认证信息不规范为扣分项,微信公众号“卧龙城管大队”“宛城医保”“宛城规划建设”“聚焦武侯”“社旗县教体局”账号名称不规范、无认证,微博“南召县市场监督管理”“卧龙区英庄镇”“南阳市宛城区医保中心”无认证。二是监管不到位。部分单位对政务新媒体监管政策理解不深入,对政务新媒体的涵盖范围判定不准确,存在新媒体建而未管、日常运行管理“挂空挡”、个别新媒体未纳入监管的情况。三是内容更新不及时。根据政务新媒体抽查指标,监测时间点前2周内无更新即为单项否决。微博“清风南阳民宗”“清风宛城安监”,微信公众平台“宛城规划建设”、“宛城建筑安全监督”、“宛城水利”“南召城郊”6个新媒体已大于两周未更新。

  (三)整改问题仍不到位、情况反馈不及时。在市政府办公室部署的严重错别字排查工作中,个别单位落实不及时、不严谨,未按要求反馈整改情况,此次抽查中仍发现存在错别字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常态化监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新指标要求,抓好各县区、各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检查、整改以及提升工作。严格落实网站名称、域名使用、系统报备等规范管理工作,坚持做好网站季度抽查,加强对问题网站的督促整改工作。特别是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实际情况,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及时更新单位名称、联系人、负责人、域名等基本信息。

  (二)规范网站名称和域名使用。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管理要求,以本单位名称命名政府网站。市、县级政府部门开设的网站,要使用本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下级英文域名,结构为“○○○.□□□.gov.cn”,其中□□□为本级政府拼音或英文对应的字符串,○○○为本部门名称拼音或英文对应的字符串。各县区、各部门新建网站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18〕55号)等文件要求,逐级报批审核。

  (三)持续开展“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网民留言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各单位要明确专人每天登录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查看和办理网民留言,确保按时答复。

  (四)切实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切实履行主管、主办职责,对照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加强日常监管,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及时清理整合;对无力维护的应予以关停,并作好公告发布工作。

  (五)规范开设整合备案工作。整合现有政务新媒体资源,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主账号,要于2019年10月15日前完成整合、整改和关停工作。建立政务新媒体分级备案制度,县区政府开设、变更、关停、注销政务新媒体要向上一级政务新媒体主管单位备案,政府部门向同级政务新媒体主管单位备案。主办单位要在政务新媒体开设、变更、关停、注销后3个工作日内在管理系统上完成备案。要于2019年9月20日前登录全省统一的政务新媒体管理系统核准已上报的政务新媒体基本信息。

  (六)不断健全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网站安全备案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政府网站安全稳定运行。各政府网站主管部门要会同网信、公安等部门切实做好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劫持、防泄密等工作,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