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归档栏目 > 县级财政预决算

关于新野县2019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县财政局 作者:县财政局 时间:2020-09-10

新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六次会议

关于新野县2019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8月27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新野县财政局局长 杨勇

  (2020年8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新野县2019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4亿元,为预算的100.2%,增长7.8%。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4亿元,为预算的95.6%,增长10.3%。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5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9.2%。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1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9%,增长9.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98亿元,为预算的89.9%,下降20.3%。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8. 2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9%,增长13.6%。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7.71亿元,为预算的104%,增长13.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7.1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8%,增长13.1%。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0.13亿元,为预算的100%,支出完成0.13亿元,为预算的100%。

  总体看,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基本完成收入预算目标。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财政支出在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较好地保障了农业、教育、科学和重点项目的支出。在决算编制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对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初步审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和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健全财政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全县财税部门在县委、政府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财政预算执行的影响,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财政运行情况监测,切实兜牢“六保” (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特别是“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底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全县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7亿元,为年预算的36.5%,下降28.6%。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4亿元,为年初预算的37.4%,下降41%。

  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75亿元,为预算的81.9%,下降11.3%。县本级支出22.95亿元,为预算的85.2%,下降11.9%。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1亿元,为预算的20.4%,下降35.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12亿元,为预算的39.8%,增长3.3%。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1-6月,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9746万元,为预算的41%。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8070万元,为预算的50%。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情况。1-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500万元,为预算的50%,支出完成500万元,为预算的16.7%。

  (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收入方面: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出现下滑,同比分别下降28.6%和33.8%。收入下滑原因:一是缺乏对税收贡献大的支柱产业。近些年因经济持续下滑,作为新野主导产业的棉纺制造业面临内需疲软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需冲击,接单压力明显,实现税收连年下滑。近些年重点培育的光电电子产业、食品加工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尚不能发挥财源支柱作用。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对税收贡献大的支柱产业是造成我县收入总量偏低、增收潜力不足的最根本性原因。二是疫情因素造成我县税收出现断崖式下滑。受突发疫情影响,鑫伟商贸有限公司等总部经济企业前期业务停滞,后期市场经营形势出现恶化,企业实现税收大幅下滑, 1-6月入库仅432万元,同比减收1.3亿元。此外房地产业和本不景气的制造业等行业也不同程度的受疫情影响业务出现下滑。三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因素。从长远看,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将涵养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但短期对地方的财政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四是非税收入上年同期有处置非法传销案罚没收入等一次性因素,造成基数较高,加之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收费项目前几个月业务基本停滞,上半年非税收入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支出方面:今年新增刚性支出较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民生支出刚性增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保障等民生事项的不断提标扩面,再叠加疫情防控支出增加等,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重点项目支出持续增加。郑万高铁连接线、书院路白河大桥、白河1号坝、内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重点项目的支出保障压力加大。三是人员经费保障压力增大。社保降费增加缺口补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提高、部分单位收费项目取消需由财政保障人员经费、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提高等,进一步加剧了收支矛盾。

  三、202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财政部门多次召开收入组织协调会,认真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的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大力组织财政收入。

  1、定期召开收入组织工作专题会。每月初,政府召集财政、税务、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召开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推进会,分析收入形势,通报收入进度,通过持续加压增责,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2、扎实开展依法综合治税工作。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该减尽减、该免尽免的基础上,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综合治税工作。5月22日,召开了全县综合治税工作动员大会,对综合治税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按照《综合治税工作方案》,综合治税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协调联动协护税工作长效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协调联动,全方位常态化开展协护税工作。二是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县直涉税部门定期向县综合治税办报送涉税信息。加强涉税信息的比对分析,查找税收征管中的漏洞,提高涉税信息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管。今年重点开展对房地产业、建筑建材业等重点行业和环保、水资源涉税领域的税源监控和税收核查工作,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各乡镇街道也成立工作机构,同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形成县乡联动工作机制。县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全县综合治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通过综合治税共查补税款3360万元。

  3、加大企业欠税清缴力度。税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采用一户一策的清缴措施,推进欠税清缴工作,确保应收税款及时入库,上半年,累计清缴企业欠税1000余万元。

  4、运作好国有砂石公司。我县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淯新砂石公司,对砂石资源实行垄断经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上半年,缴纳税收地方级2346万元,上缴国库利润1800万元。

  5、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一是加强非税票据管理管理,做到以票控费,确保非税收入应缴尽缴、足额入库。二是加大国有闲置资产、保障房配建设施的出售步伐,在增加非税收入的同时,增加县可支配财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

  坚持有保有压,科学安排支出,一是建立健全“三保”工作机制。责任明确到人,建立了“三保”支出月报告制度。二是强化预算约束管理、优先用于“三保”支出。三是积极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助力“三保”支出落实。四是树立“真正过紧日子”的思想,一般性支出压缩10%以上,集中资金保“三保”。五是深入开展财政暂付款清理工作,确保不因暂付款而影响“三保”资金拨付。上半年,全县财政支出中用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的民生支出合计1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1%。

  (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健康发展。

  1、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

  防疫期间,中牧担保公司与新野邮储银行结合,为科尔沁南阳牧业上游17户养殖户担保贷款3000万元,担保费率按1%收取;金财担保公司为8家无力结息的小微企业垫付利息16.7万元,及时为小微企业担保续贷。目前,对列入重点保障企业目录的企业没有担保业务发生,下一步如果列入重点保障企业目录的企业需要贷款担保,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实行“见贷即保、无缝续保”,并将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2、加大为企业纾困力度。

  财政部门做好企业的贴心人。通过金源投资建设公司及时伸出援手,筹措资金拆借给新纺集团1000万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就“东城商品”项目企业疫情期间无力支付剩余的土地出让价款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为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协调金源投资建设公司拆借1000万元,确保项目向前推进。

  3、加强企业用工保障。

  按照国家制定的“长短结合、保本微利”原则,由乡镇负责登记,集中组织人社部门核实。免外出人员交通费,并对外出务工人员途中生活费用按照县内100元/人、省内200元/人、省外300元/人标准给予补贴。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激励员工分批返厂上班。

  4、减免企业房租。

  疫情期间,对入住县标准化厂房的企业,免收三个月租金。具体是:金茂公司免收10家企业三个月租金 105万元,金诚公司免除4家企业三个月租金111.8 万元。

  (四)积极向上申报专项债券。

  今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政府专项债券争取和管理工作,县政府成立专项债管理专班,具体负责专项债券的谋划、争取工作,形成了县政府领导主抓、专班推进、部门协调联动、主管单位落实、作风办督办的有效工作机制。止目前,已包装送评审项目6个共计4.18亿元,分别为中医院迁建项目,包装金额1.06亿元;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包装金额1.6亿元;新航棚户区改造项目,包装金额0.4亿元;县医院呼吸重症项目,包装金额0.4亿元;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包装金额0.4亿元;新野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高速光纤宽带建设项目,包装金额0.32亿元。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始终强化风险防控意识,认真测算项目投入和收益,加强动态监控,确保在债券资金兑付期到来时不发生兑付风险。

  (五)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修改完善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操作规程,从制度机制上解决多头发放、不便监管的问题和一人多卡、不便群众的问题。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工作效率。创新建立大数据共享交互平台,将相关部门的数据统一纳入共享交互平台,提高了基础信息的采集效率。研发出“一卡通”信息系统配套软件,提高了数据的纠错能力。三是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部门及乡镇操作人员业务素质,打造一支胜任“一卡通”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

  通过上述措施,我县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流程一张图、资金一条线、监管一张网、群众一张卡”,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一致好评,6月份,市财政局在我县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新野经验。

  (六)积极筹措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上半年,筹措专项扶贫资金8603万元,其中:上级下达资金4933万元,县级安排3670万元,已按要求全部对接到扶贫项目库的77个项目,项目对接资金率100%。止6月底,专项扶贫资金支付进度达到69.3%。

  四、2020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工作。财税部门将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完善征管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分析研究收入征管中的薄弱环节,深度挖掘收入潜力,制止跑、冒、滴、漏,实现按时间进度均衡有序入库。同时,深入开展依法综合治税,做好涉税信息收集,扎实推进涉税信息共享,依法开展大数据综合治税,发挥涉税信息在强化税源管控、保障财税收入方面的作用,把该收的坚决收上来,建立公平的税收环境,着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各执法单位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努力挖掘收入潜力,确保应收尽收,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

  (二)多渠道开源弥补财政减收缺口。根据我县实际,充分预计疫情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提高财政资金的统筹调度能力。借全省组织开展各类存量资金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契机,全面清理各类存量资金、账外资金,做到应收尽收、应交尽交,集中财力保障“六稳”、“六保”需要。摸清政府资产存量,研究合理变现部分地方政府资产,结合机构改革的实施,对于长期低效运转、闲置以及超标准配备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采取拍卖、出租等措施盘活,加大保障房及配建的商业住宅、门面房及附属设施的出售力度。着力改善淯新砂石公司运营环境,在保护好水生态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在严控债务风险、不增加隐性债务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做好债券融资工作。同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禁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举债,严禁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下,中央、省财政将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和资金动向,加大政策、资金、项目争取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一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禁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不该开支或不必开支的事项一律不得开支。大力压缩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会议费、培训费、设备购置费等一般性支出,各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不低于10%。二是强化部门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强化预算约束。预算执行中,对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不再追加预算。各部门除危房外不再实施办公用房大中型维修项目,不再新购一般公务用车,不再购置非急需的办公设备。 三是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和管理。对部门上报的政府投资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充分评估论证,将是否为急需刚性、是否有资金来源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各部门已批准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四是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部门内控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五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将预算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发挥绩效管理在节支增效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对重点项目支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上级直达资金管理。贯彻落实上级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决策部署,做好中央特殊转移支付、特别国债直直达资金的管理,确保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野县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直达财政资金惠企利民工作。二是快速分配下达资金。按照直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履行有关审批程序后,及时分配下达直达资金,确保资金快速下达至各单位。三是加强资金监管。按直达资金封闭管理、安全运行、快速直达、精准使用、全程监控的原则,以直达资金台账监控系统为支撑,促使直达资金尽快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惠企利民,切实发挥直达资金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作用。

  完成2020年财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和各项财政改革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1、2019年财政收支决算表;

  2、2020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

  附表1

  

新野县2019年公共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预 算 科 目预算数完成数为预算%
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
地方财政收入总计149678133939157391431691242351893495.792.8120.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786743915739833756444118934100.295.6120.3
税收收入509823673814244531773576417413104.397.3122.2
增值税21460124459015247931392910864115.5111.9120.5
企业所得税459039965943621274287978.968.6148.0
个人所得税11206125081234670564110.2109.5111.0
资源税2058193312570646155909343.2318.4727.2
城市维护建设税21151232883247812951183117.2105.1134.0
房产税143812132251282115712589.295.455.6
印花税437243194963716247220.4294.7127.3
城镇土地使用税10018051961217995222121.6123.6113.3
土地增值税3003287213138633366497128.6117.2379.4
耕地占用税10979935816211668102064815.210.940.0
契税26031887716476935331236183.2187.2172.6
环境保护税1781423622518639126.4131.0108.3
其他税收


1
1


非税收入321963070114953019828677152193.893.4101.7
专项收入642758915364217363358465.661.7109.0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411745295996528776876114.8117.891.3
罚没收入1255612556
1118611185189.189.1
国有资产收益等收入35483548
171516556048.346.6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2541254
34283428
273.4273.4
政府性基金收入6650066500
5979459794
89.989.9













  

附表1新野县2019年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预 算 科 目调整预算数完成数为预算%
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
地方财政支出总计438115414383237324358294120972373299.599.4100.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3525329793237323530483293162373299.999.9100.0
一般公共服务3198222926905631982229269056100.0100.0100.0
国防4343
4343
100.0100.0
公共安全1589415894
1589415894
100.0100.0
教育709477092522709477092522100.0100.0100.0
科学技术40404040
40404040
100.0100.0
文化体育与传媒2441161382824411613828100.0100.0100.0
社会保障与就业6610463411269366104634112693100.0100.0100.0
卫生健康5500552905210055005529052100100.0100.0100.0
节能环保29572957
29572957
100.0100.0
城乡社区事务1657311398517516573113985175100.0100.0100.0
农林水事务594975598135165938755871351699.899.8100.0
交通运输1401014010
1401014010
100.0100.0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822822
822822
100.0100.0
商业服务业等967967
967967
100.0100.0
金融监管等130130
130130
100.0100.0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19291929
19291929
100.0100.0
住房保障7124678234271246782342100.0100.0100.0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15231523
15231523
100.0100.0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14701470
11701170
79.679.6
其他支出6767






债务付息支出24902490
24902490



政府性基金支出8459084590
8278182781
97.997.9


  附表2

  

新野县2020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预 算 科 目预算数完成数为预算%
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
地方财政收入总计163835150206136294782543511431429.229.031.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62976000136293270628392431436.537.431.7
税收收入5850145328131732244718270417738.440.331.7
增值税27278170911018782635569269430.332.626.4
企业所得税398436003842339218715258.760.839.6
个人所得税1358100835036920416527.220.247.1
资源税7770771753133012527817.116.2147.2
城市维护建设税2727197375477855622228.528.229.4
房产税14111373386466361045.846.326.3
印花税10598781812391914822.621.826.5
城镇土地使用税13391241983813542728.528.527.6
土地增值税424841886016701666439.339.86.7
耕地占用税1835112071544393808631241.9340.088.3
契税524549343111921179512636.636.440.5
环境保护税2472054272522029.125.447.6
其他税收








非税收入3112830672456102591012213733.033.030.0
专项收入2240178445664150413728.628.330.0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6176617
57085708
86.386.3
罚没收入1655516555
24722472
14.914.9
国有资产收益等收入33083308
704704
21.321.3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4082408
734734
30.530.5
政府性基金收入7420674206
1511915119
20.420.4


  

附表2新野县2020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预 算 科 目调整预算数完成数为预算%
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小计县本级乡镇
地方财政支出总计36816234763320529268710260721798973.075.038.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989826936920529237523229534798981.985.238.9
一般公共服务234891690465852074917199355088.3101.753.9
国防4242






公共安全1390613906
1386813868
99.799.7
教育6548065456246355663556
97.197.1
科学技术40504050
40334033
99.699.6
文化体育与传媒22911703588123891732154.053.854.6
社会保障与就业565655339331724893247895103786.589.732.7
卫生健康55587539691618357333488584864.364.652.4
节能环保30003000
29142914
97.197.1
城乡社区事务7800576820327408650590395.0112.844.4
农林水事务338322782560072353122522100969.680.916.8
交通运输63006300
57395739
91.191.1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675675
227227
33.633.6
商业服务业等240240
240240
100.0100.0
金融监管等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15701570
14701470
93.693.6
住房保障718468213633586338819849.949.754.5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12191219
206206
16.916.9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801801
536536
66.966.9
其他支出270625661401396127312351.649.687.9
债务付息支出31613161
21612161
68.4

政府性基金支出7826478264
3118731187
39.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