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养老服务

城郊乡:养老认证“零距离” 真情服务“暖人心”

来源:城郊乡 作者:王霖 时间:2025-03-18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普及,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成为老年人按时领取养老金的关键环节。然而,对于行动不便、独居或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而言,认证流程却可能成为一道难题。为此,城郊乡主动创新服务模式,将“窗口”搬到老人家门口,用行动诠释“老有所依”的温情承诺。

图片2.png

  上门服务,从“群众跑腿”到“干部上门”。针对高龄、残疾、重病等特殊群体,村干部主动“敲门入户”,将认证服务送到床边。这种“零距离”服务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更传递了政府的关怀温度。

  科技助力,认证更高效,服务有温度。在认证过程中,村干部用耐心与细心化解老人的“数字焦虑”。城郊乡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模式,让科技赋能服务。通过电话、微信远程指导外地子女,利用“河南社保”、“豫事办”APP帮助老人完成认证;发放认证宣传页至居民手中,实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既提升效率,又减少群众奔波。这些细节彰显了基层服务的温度,也让“养老认证”变成“暖心认证”。

  宣传全覆盖,政策入心,认证无忧。为确保每位老人都知晓认证流程,城郊乡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推送政策解读,扩大宣传覆盖面;张贴公告、入户发放流程图,并结合电话通知,确保“不漏一户”;通过村内大喇叭循环播放认证信息,让政策“声”入人心,多维度宣传有效提升了老人的参与度与配合度。

  从“等人来”到“上门办”,从“线下跑”到“线上通”,城郊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真正将“民生工程”办成了“民心工程”。未来,城郊还将继续深化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