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乡:“小洋葱”撬动“大菜业” 托起富民强村梦
五月榴花映日
田园丰收如画
在上港乡小五村千亩洋葱田里
红粉相间的葱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菜农们忙碌的身影与
满载的货车交织成一幅
生机勃勃的春日丰收画卷
作为豫西南“洋葱之乡”
上港乡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让传统洋葱种植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金钥匙”
走进小五村种植大户邢景成的
百亩洋葱田里
30余名收菜工正有条不紊地
进行着挖葱、分拣、装车作业
他们分工明确 动作娴熟
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上港乡小五村种植户 邢景成:
“我今年种了200亩洋葱,从目前的长势和采收情况来看,这个亩产能达到8吨左右。按照每斤三毛钱左右的利润来看,这一季我能赚个50万左右,比去年要强点。”
洋葱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
产业链延伸带来的增收效应也
十分显著
仅采收季便带动了
周边600余人就业
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
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上港乡小五村村民 张金党:
“我们拉洋葱每天能挣个四五百块钱,一共20多天,挣个一万多块钱。”
在新野福阁洋葱专业合作社
远道而来的客商正在紧张忙碌装卸
一车车满载洋葱的货车
即将发往国内外
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内蒙古客商 王刚:
“我们主要供应小圆葱到俄罗斯,每年都会到福阁合作社采购,它的圆葱品质、品种都很优秀。”
平顶山客商 李向灿:
“和福阁洋葱合作社年年合作,每年出口洋葱有个5000吨左右,这边的洋葱品质好,包括分级、质量、标准都能达到各个市场的要求,像东南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这个洋葱标准都能达到,包括国内一级批发市场、各级批发市场,我们都有固定的客户,能大量供货。”
上港乡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离不开其构建的
“政府引导+合作社服务+大户带动”
三级体系
乡政府积极统筹土地流转工作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
为洋葱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专业合作社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为种植户提供“种苗赊销-技术指导-订单收购”
全链条服务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20余家种植大户通过“传帮带”的方式
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传授给周边农户
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
全乡洋葱种植面积已达13500亩
形成了豫西南最大的单品种植基地
上港乡小五村党支部书记 田光华:
“在政府的引导和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村洋葱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种植户们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有盼头了。下一步,我们村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洋葱品牌,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小五村的洋葱。”
展望未来
上港乡将加大科技投入
与科研院校合作
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
洋葱新品种
提升洋葱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
提高上港乡洋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洋葱品牌
上港乡宣传委员 鲁德铓:
“我们将持续擦亮‘洋葱之乡’金字招牌,不仅要做好洋葱种植和销售,还要在产业升级上下功夫。目前,我们正在筹建洋葱精深加工产业园,计划开发脱水蔬菜、调味品等系列产品,提高洋葱的附加值,让更多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上港乡的洋葱产业也是新野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至2024年底,新野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蔬菜年产量22亿公斤,实现产值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菜农来自蔬菜的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今后,新野县将继续整合全县蔬菜产业资源,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让蔬菜产业成为新野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让更多群众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受益,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富民经”,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