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空防灾“预警网”——县国防动员办公室高效推进人防警报器选址工作
为加快落实人防工程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当前区域防空警报体系建设,针对性解决现有覆盖不均衡、配备存在短板等问题,全面提升防空警报配备率、覆盖率及应急响应效能,确保实现人防警报信号“全覆盖、无盲区”防护目标。近期,县国防动员办公室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上级关于人防警报建设的系列文件要求,扎实推进人防警报器前期选址工作,以科学规划夯实城市防护基础。
此次选址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原则,聚焦三个关键环节:
强化法规依据,确保合规性。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关于警报设施建设的条款,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和应急管理体系布局,确保选址方案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避免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要求冲突。
实地勘察论证,突出科学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城区及乡镇重点区域,实地勘察地形地貌、建筑密度、人口分布等情况,运用信号覆盖模拟技术,测算警报器有效覆盖范围,重点针对现有配备率不足、信号薄弱的区域精准补位,避免信号盲区和重叠干扰,确保学校、医院、居民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覆盖率达到100%。
联动多方协作,提升可行性。主动与住建、规划、城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征求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意见,综合考虑安装场地的安全性、维护便利性及周边群众接受度,确保选址方案落地可行,为后续安装、维护工作奠定基础。
人防警报器是城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预警效能。县国防动员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前期选址为基础,持续优化人防警报网络布局,加速建设落地:在科学选址基础上,倒排工期推进警报器安装、调试工作,同步完成设备编号、参数录入和联网测试,确保所有新选址设备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形成“城区核心区加密、乡镇重点区覆盖、偏远区域补盲”的立体网络,全面提升全县防空警报配备率推动警报体系向“全域覆盖、精准高效、智能联动”升级,切实筑牢城市防空防灾的重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