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五星镇:多策并举强监管 三餐四季守平安

来源:五星镇 作者:五星镇 时间:2025-08-2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基层治理的“民心工程”。近期,五星镇结合夏季及暑期食品安全风险特点,聚焦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将农村宴席纳入规范化管理,通过“严监管、强宣传、重共治”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聚焦重点抓监管,让安全“不打烊”。“老板,这批雪糕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再核对一下,临期产品要及时下架。”清晨的五星镇集镇市场,执法人员正在对冷链食品经营户开展检查。针对夏季高温易导致食品变质、暑期消费集中等特点,我镇精准施策,织密日常监管网络。一是全覆盖排查重点场所。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力量,对辖区内小食品店、小作坊、餐饮场所、学校周边商超等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核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资质文件,严格检查食品储存条件,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行为。截至目前,检查各类经营单位200余家,排查整改隐患15处。二是错峰监管直击风险时段。针对傍晚小吃摊人流激增、风险易发的特点,调整监管时段,每日17:00-19:00加大对摊点集中区的巡查力度,重点检查食材加工规范度、器具消毒情况及人员操作卫生,及时纠治生熟混放、环境脏乱等问题,确保高峰时段监管不松懈。

二是严守环节筑防线,把好安全“关键闸”。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五星镇坚持“三严”标准,从源头到终端筑牢防线。一是严控食材“入口关”。重点核查食材进货票据与新鲜度,要求商户建立进货台账,肉、蛋、禽等需提供检疫证明,严防来源不明、过期积压食材流入餐桌。针对夏季热销的肉制品、瓜果、冷饮等,加大抽检力度,确保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齐全合规。二是严守操作“规范关”。严查生熟混放、半成品露天摆放、反复用油、未烧熟煮透等违规行为,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即时叫停并指导整改。同时,督促餐饮单位落实“明厨亮灶”,鼓励消费者监督厨房操作过程。三是严把环境“卫生关”。监督商户及时清理餐厨垃圾,确保经营场所周边环境整洁,防止蚊蝇滋生污染食品。此外,同步检查餐饮场所燃气设备、消防通道,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筑牢食品安全与消防安全“双重防线”。

三是落实要求管宴席,堵住农村“风险点”。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宴席人员集中、风险隐蔽的特点,五星镇推行宴席报备制度,实现“全程可控、风险可防”。一是分级报备明责任。明确100人及以内宴席向村食品协管员报备,101-200人向镇食安办报备,201人以上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备,举办者需提前说明宴席规模、承办厨师、食材来源等信息。二是现场指导保安全。对报备宴席,镇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村委会开展现场督导,重点检查食材采购渠道是否正规、加工人员是否持健康证明、生熟处理是否规范。同时指导做好食材留样,每道菜留存125克以上并冷藏保存48小时,确保问题可追溯。三是规范队伍强基础。对农村流动厨师进行备案管理,要求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升规范操作能力,从“人”的环节降低风险。

四是全民参与促共治,凝聚安全“向心力”。我镇通过宣传引导与社会监督结合,构建“全民共治”格局。一是多维宣传入人心。向商户及消费者讲解食品识别技巧;依托临街门店电子屏滚动播放科普内容,借助商户微信群精准推送食品安全常识,通过常态化宣传让安全理念渗透到日常消费场景中。二是监督联动聚合力。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反映问题隐患,对投诉举报实行 “优先核查、限时反馈” 机制,确保件件有回应。同时,定期梳理监管结果,通过政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发布监管动态,公开违规整改情况及诚信商户名单,以透明监管凝聚社会监督合力,增强群众消费安全感。

下一步,五星镇将持续聚焦食品安全关键环节,优化农村宴席监管流程,推动“明厨亮灶”向小餐饮、小吃摊等领域延伸,通过常态化巡查与精准化指导相结合,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显温度,切实守护群众饮食安全,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民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