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局专场)
8月28日,我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局专场。
发布会现场,县工信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十四五”发展成就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和媒体记者围绕我县在助企服务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绩等进行了沟通说明。
过去五年,是新野工业攻坚克难、转型提质的五年,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旧动能转换的五年。县工信局持续实施工业强县提速行动,强化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工业答卷”。“十四五”以来,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4.35%(2021-2024),被评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省消费品“三品”战略城市。
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发展根基更加坚实。“十四五”以来,我县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了纺织服装产业,培育壮大了光电电子信息、玩具制造产业,抢滩布局有机非金属膜材料等未来产业,县域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质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21年的136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180家。
“一转带三化”成效显著,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十四五”期间,制定了《新野县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和转型路径,为172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推动企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坚持精准包联,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动态,对企业提出问题诉求实行台账管理,解决一件销号一件,推动企业合理诉求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全县包联干部入企服务2.06万人次,收集、办理企业诉求3629件。“十四五”以来,每年高规格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累计奖励企业4318.93万元,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1亿余元。向县内65家企业发放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2930万元,企业用电奖励资金135.77万元,累计为企业招工8000余人,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80余场次,达成融资意向200亿元。
问题1:“十四五”期间,新野县在助企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
答:在“万人助万企”方面,我县包联企业由最初的200个逐步扩展至800个、4000个,在2025年进行精准包联,调整优化后,目前包联企业250个。在此期间,我们推动工作重心从“助企纾困”转向“一转带三化”,即通过服务转型带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5年,全县包联干部182人,服务企业250家,累计开展助企活动1500次,收集并办结问题35个,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县委书记、县长每月带队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
在“六项对接”方面,我们精准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招商等对接活动。今年共举办各类对接活动74场,参与企业超500家次。例如,产销对接达成金额3200万元;产融对接达成金额2.09亿元;产学研推动明迪玩具、顺宇科技等企业与南阳理工学院达成合作;用工对接举办招聘会19场,输送用工600余人;招商对接达成项目19个、金额22.7亿元。
在“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方面,我们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印发《企业明白卡》《财政政策汇编》等惠企材料,组织领导干部按照“十二访、十二促”要求深入企业走访,推动问题“马上就办”,确保问题高效闭环处理。目前,我县开展的“学查改 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中,省级干部1人,包联企业2家;市厅级干部1人,包联企业10家;市直单位1个,包联企业48家;其它企业由全县20个单位干部159人包联,企业数336个,合计396家企业,包联干部已经全部完成走访任务。县级共收集问题数量13个。
问题2:“十四五”期间,新野县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了很多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答: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质量进一步提高。新野县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坚决贯彻上级关于数字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制定下发《新野县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工信、发改、招商等部门会商机制,指导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超过55%。2025年,共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9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22个,占项目总数的76%,计划总投资39.2亿元,已完成投资33.94亿元,完成比例达到86.7%。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十四五”以来,新野县坚持每年至少召开3次数字化转型推进会,组织政策宣讲活动2次,年培训不少于160余人次,激发了企业投身“一转带三化”热情和积极性,共成功申报省级智能标杆企业1家,省级智能车间8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优秀智能应用场景6家,仅2024年就成功申报1家省级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2个优秀智能应用场景,申报数量居全市并列第一位。2025年鼎泰高科公司PCB微钻针成功申报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裕康面业和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星光科技被评为省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工业企业的转型发展步伐逐年加快。
三是强化诊断服务,转型基础进一步夯实。新野县因地制宜制定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工作计划,组织协调三大运营商对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指导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开展数字化转型活动。目前,已实现企业上云316家,完成数字化诊断任务企业172家,完成比例达113%,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
问题3:“十四五”期间,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县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十五五”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提质发展?
答:“十五五”期间,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将坚持“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服务化”发展理念,围绕纺纱、面料、印染及服装4个重点建设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引进功能性纱线、面料、袜子、服装、家纺等产业链项目,重点抓好纺织服装产业园、中原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三品”战略,稳妥推进新纺公司进行战略重组,恢复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培育更多的优质纺织服装企业,努力形成2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服装制造与集散基地。
依托现有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与配套,扩大全县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在发展方向上:纺纱方面,稳定提升纯棉纱线规模,引导企业通过创新研发新型纺纱产品,大力开发包芯纱、大豆蛋白纤维、艾草纤维、吸湿排汗、防火隔水功能性纤维,并通过技术升级、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万锭用工率。面料方面,不断丰富面料品种,积极开发和引进丝光面料、印花针织面料等中高档针织面料产品。染整方面,充分发挥河南中展新材料公司染整优势,推广涂料染色、数码印花等工艺技术,开发散纤维染色、纱线染色等产品。服装方面,做大毛衫、时装、衬衫、羽绒服规模,精耕袜子、运动服、家纺等三大高成长领域,大力引进纽扣、拉链、衬布、绣花等配套企业,实现我县纺织服装产业链式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