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前高庙乡专场)
9月12日,我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前高庙乡专场。
发布会现场,前高庙乡有关负责同志就“十四五”期间发展成就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和媒体记者围绕产业崛起、基础设施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民生福祉保障、基层治理效能深化等方面进行了沟通说明。
过去五年,前高庙乡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大乡、黄酒名乡、文化兴乡”发展定位,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落效,全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致力于产业崛起,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未来工作理念,聚焦玩具主导产业,引进了星飞扬科技、三丰玩具等制造加工企业;围绕光电信息产业,推动斯特聚能、一七电子等投产达效;着眼新兴风口产业,落地台资仲饴堂健康产业项目、外卖专用餐盒项目。巩固拓展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助力玲信服饰、紫妍服饰、宏腾纺织等企业扩产增效;厚植特色产业发展根基,拓展延伸产销平台渠道,不断擦亮老品牌打造新卖点实现新发展,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支持龙潭黄酒企业改进生产线、研发新品种,新增特色黄酒20余种新建黄酒文化广场1座,狄青黄酒荣获“中华地标美食经典品牌”、“河南省老字号”等荣誉称号,龙潭黄酒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年产黄酒7600吨销售额1.2亿元。挖掘传统工艺新建豆制品加工厂,极具地域特色的河北“水上漂”豆腐实现量产上市;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服务省市重大项目,唐河复航、西气东输、临港物流园、华润风电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顺利推进。
致力于统筹推进,在基础设施提升上绘就新蓝图。“十四五”期间先后筹资95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提升,高标准打造了乡便民服务中心,新提升改造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0个,新建文化广场5处村史馆1座;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连通沟渠57.7公里,疏浚沟渠28.8公里,新建桥梁2座,新改建通村入组道路13.3公里。
致力于以点带面,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展现新面貌。全面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坚持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清理垃圾1200余吨,拆除残垣断壁275处,治理坑塘24处,整治废弃坑塘32.4亩。5年来累计栽种绿植10.9万棵,空气质量排名常年保持全县第一,成功承办豫鄂两省生态环境应急演练现场会。1个村被评为省级健康村,11个村已被评为省级卫生村,3个村已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致力于以民为本,在保障民生福祉上交出新答卷。持续夯实医疗养老民生底线,全乡参保率达93%,争取项目资金1300万元新建住院楼一栋新增床位,新建和改造村级卫生室5个,定期开展免费体检、义诊、“两癌”筛查等活动。定期开展关爱特殊困难老人探访活动,救助困难群众。连续多年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打造“孝善文化长廊”“移风易俗主题广场”等文明新风宣传阵地。
致力于防微杜渐,在深化治理效能上筑牢新防线。扛牢责任安全度汛。2024年7月,前高庙乡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汛情,我们坚守唐河大堤7天7夜,化解唐河涧河堤防险情8处,加固修复险工段6处,转移安置群众11240人,农田排涝4.5万亩,排查险房危房24处,实现了无一人员伤亡,无一村庄内涝,无一重大工程险情;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以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为抓手,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抓好治安防范、技防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防六促”常态化开展、全科网格化治理、完善“警司访+”等专项重点工作,发挥基层网格力量,坚持矛盾纠纷风险周研判制度,妥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4%;底线工作夯牢筑实。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防火防汛、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标耕地流出任务量,有力有效开展耕地复垦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年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30余次、防汛应急演练19次,切实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坚决守住平安底线。
问题1:过去五年,乡里在推动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答: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过去五年,前高庙乡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大乡、黄酒名乡”定位,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开展 "产业链精准招商" ,成功引进智能光电制造、新能源光伏、现代农业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形成了多元产业支撑体系。助力玲信服饰、紫妍服饰、宏腾纺织等纺织服装企业扩大生产;围绕光电电子信息产业,支持斯特聚能、一七电子投产达效;聚焦玩具产业,引进了星飞扬、三丰等玩具制造加工企业;着眼新兴产业,落地台资仲饴堂健康产业项目、一次性餐盒项目;提振消费市场,盘活国有资产,构建商业综合体。
在传统产业升级上,重点支持黄酒、豆制品等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技术改造,黄酒生产效率提升5倍;依托"郁金香展"等节庆平台,运用"线下展销+线上直播"模式,实现销售额超200万元。同时,我们推动极具地方特色的"水上漂"豆腐实现规模化生产,让传统美食走向更广阔市场。
问题2:前高庙乡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方面,这五年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和变化?尤其是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这些难点问题上是怎么做的?
答:这五年,我们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主要做了三件事:
垃圾处理“一体化”:全面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乡配备了500余个分类垃圾桶,组建了专业的保洁队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彻底解决了“垃圾围村”的问题。
污水治理“分类施策”:对于集镇区和人口集中的村庄,我们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站和配套管网。对于居住分散的村庄,则推广成本低、易维护的三格化粪池等分散式处理模式,主要用于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后的粪污处理,大大减少了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村容村貌“持续美化”:持续开展了“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实施了村庄绿化亮化工程,五年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0万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000余盏。同时,重点建设了张庄村、前张楼村等一批“四美乡村”,以点带面,全乡村容村貌实现了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的跨越。
问题3:前高庙乡在过去五年中,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答:前高庙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开展“守护平安”建设行动,突出抓好治安防范、技防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防六促”、电信网络诈骗、完善“警司访+”等专项重点工作,发挥基层网格力量,坚持矛盾纠纷风险周研判制度,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4%。建设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个。全乡所有行政村连续两年实现"三零"。
二是民生保障夯实筑牢。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帮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不定期探访特殊困难老人、鳏寡孤独群体以及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资助优秀学子、开展免费体检、“两癌”筛查等活动。投资1300万元新建乡卫生院住院楼一栋,新增床位70张,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
三是安全度汛严防死守。五年来,我乡坚决守牢防汛工作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年均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9次,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突能力。2024年7月份我乡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汛情,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前高庙乡党员干部日夜坚守,化解唐河涧河堤防险情8处,转移安置群众11240人,农田排涝4.5万亩,排查险房危房24处,成功实现无人伤亡,无村内涝,无重大工程险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