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汉城街道:党建引领激活基层善治“银发”动能

来源:汉城街道 作者:汉城街道 时间:2025-09-15

在汉城街道,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编外干部”:他们或是退休老支书,或是资深老教师,或是热心老大妈,虽已银发染鬓,却依然奔波在背街小巷,用熟稔的社情民意、丰富的人生阅历,为高效能基层治理注入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近年来,汉城街道“五老”志愿服务工作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老”志愿服务队为抓手,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书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汉城篇章。

汉城街道关工委目前登记在册的有200余名“五老”人员,通过街道社区搭建联动平台、拓宽实践路径,确保人才“选得准、用得好、留得住”,为基层善治注入“银发”动能。

夯基础建体系,激活“银发”治理动能。持续实施“银星增彩”行动,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对7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实施有效教育管理。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方式,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涉老团体中筛选出党建党务、农业农技、法律法规等领域骨干,建立“银发人才库”。通过“选育并重”机制持续赋能,每年举办培训班、座谈会,邀请专家和行业骨干讲解基层治理政策、矛盾调解技巧等,让“银发人才”在服务中“有章法、有底气”。分类组建专项队伍,由街道相关口线牵头统筹,组建宣讲团、矛盾调解队伍、农业专家服务团、文艺志愿服务团等,动态更新人才需求清单,广泛开展服务惠民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优秀“银发人才”,对生活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并通过媒体挖掘宣传典型事迹。

强协同通脉络,架起服务连心桥。通过搭建联动平台,定期组织“银发人才”座谈会,让有经验的银发骨干分享“双测互评” “红色议事”等治理妙招,为社区“两委”传经送宝。召开党建、治理等重大会议时,主动邀请“银发人才”参与,通报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既让“银发人才”知情明责,也为基层治理提供“金点子”。针对不同社区的治理难点,牵头开展“供需对接”,比如北关社区组织退休两委干部等“银发人才”为社区居民调解邻里纠纷。东关社区组织退休文艺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墙建设,用笔墨传递文明新风。这种“街道搭台、‘银发人才’唱戏”的模式,让银发服务精准触达治理最前沿。

优服务显实效,绘就善治新图景。发挥社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作用,通过拓宽实践平台,让银发智慧转化为民生福祉。各社区创新开展“红色议事会”,“银发人才”与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解决了停车管理、绿地侵占等难题,受到社区老人与双职工家庭的普遍欢迎。崇文社区老党员牵头成立“五老巡河队”,自愿承担起巡河责任,每日巡护800多米河段,清理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白水社区小区“银发人才”推动建立物业服务和业委会工作“双测互评”机制,牵头成立“百姓议事厅”,通过“需求共提、方案共谋、成效共评”,实现银发智慧与群众诉求同频共振。